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策解读>本市政策解读

在线检阅: 搜索

赣州出台政策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访问量: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讲好中小学思政课,引导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圩?,是每位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那么,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怎么建设?

日前,市委教工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六部门印发实施意见,切实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在编制配备、岗位设置、职称评聘、专业发展、评奖评优、经费投入等方面,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切实配齐建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名师辈出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三大举措:

一、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配备管理

规范配备制度,各地教育部门应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内,合理调配人员力量,确保配齐配足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包括小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小学应配备不少于50%的专职思政课教师,初中、高中阶段学校应按课程设置方案要求,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确保专职教师配备比例达到100%。2024年底前,各地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按要求配备到位。

健全准入制度,严把关口,建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资格证认证思想政治、品行品德审核机制,严把选聘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师德高尚的人讲思政课。建立退出制度,实行5年一周期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探索建立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实施特聘制度,普遍实行中小学思政课特聘教师制度,聘请党政干部、党校理论教师、社科理论界专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负责同志以及各行业先进模范、英雄人物等定期到中小学讲课或做报告。

二、全面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师德师风、民族宗教观、形势与政策的学习教育,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教案)、进课堂。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工程”,带头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化专业能力建设,落实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标准,引领思政课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健全专题培训制度,建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三年轮训制度,促进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注重实践教育,建立健全实践教育和校外实践锻炼制度,引导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深刻把握世情、党情、国情等,厚植家国情怀、传道情怀和仁爱情怀。注重用好赣南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加大源头培养。在“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中加大小学思政课教师培养力度,加大优质思政课教师供给,实施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提升计划。

深化教学研究。配齐建强市、县(市、区)中小学思政课教研队伍,做到专人专职、配齐配强,2023年底前各级中小学思政课教研员配备到位。加大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选拔思政课教研员的力度,建立思政课不合格教研员退出机制。突出创新发展,加强思政品牌特色课程建设,打造一批思政课精品课程,遴选思政课地方课程和校本特色课程,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团队建设,深度挖掘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协同效应。

三、创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评价激励机制

改进评价机制,落实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突出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的导向。探索开辟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职称单列评审通道,评审比例应不低于教师平均水平。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加强对学生成长规律和教学改革的研究,积极推进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健全表彰机制,注重发现和挖掘模范教师,建设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评选机制, 在推荐模范教师等评选推选活动中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倾斜。

(特约记者陈小兵 赣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钟清兰)

来源:赣南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彩神X